“我省3家單位上榜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了!”隨著文化和旅游部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公示結束,我省臨汾市洪洞縣、晉城市陽城縣、晉中市平遙縣順利通過。
成績令人振奮,成績背后的付出令人欽佩。那么,在旅游業飛速發展的今天,大力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對于山西經濟發展有著怎樣的意義呢?誰會成為山西下一批的全域旅游示范區?
掀開帷幕:20家示范區創建單位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構建全域旅游模式,旅游目的地建設要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管理到綜合目的地統籌發展轉變;旅游經濟要從門票經濟向全產業經濟轉變;游客服務要從單一的旅游服務向社會化綜合服務轉變。
2016年年初,原國家旅游局開始了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凡列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錄的單位將享有一系列優勢,比如:將優先納入中央和地方預算內投資支持對象,優先支持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優先納入旅游投資優選項目名錄,優先安排旅游外交、宣傳推廣重點活動,納入國家旅游宣傳推廣重點支持范圍,優先支持a級景區等國家重點旅游品牌創建等。
同年,我省分兩批,先后共有2市18縣被評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分別為:晉中市、忻州市、長治市壺關縣、長治市平順縣、晉城市陽城縣、朔州市右玉縣、太原市陽曲縣、大同市靈丘縣、大同市云州區、大同市渾源縣、長治市黎城縣、長治市武鄉縣、晉城市澤州縣、臨汾市洪洞縣、臨汾市吉縣、臨汾市隰縣、運城永濟市、運城市芮城縣、呂梁市嵐縣、呂梁市交城縣。
踏上征程:各方攜手同努力
今年上半年,文化和旅游部啟動了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驗收認定工作,與此同時,山西省文旅廳牽頭,各單位也開始了馬不停蹄的征程。
3月13日至15日,文旅廳相關業務處室赴北京參加文旅部“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認定工作專題培訓班”,系統學習了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驗收的標準;4月中旬,在晉城市陽城縣舉辦了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觀摩推進培訓會,推動我省2市18縣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明確標準,找到抓手,對標一流,為創建工作理清了思路,認清了差距,提升了干勁。
2月25日,文旅廳分管副廳長帶領相關處室負責人赴文旅部就批準山西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事宜進行溝通;5月10日,文旅廳分管副廳長帶隊赴文旅部就全域旅游山西模式進行匯報溝通;5月28日,在駱惠寧書記拜會文旅部雒樹剛之際,文旅廳盛佃清廳長帶領相關處室負責人,就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驗收事宜再次與文旅部進行了溝通對接。
除了文旅廳在奔波忙碌,各創建單位也沒閑著。
為全力助推全域旅游創建駛上快車道,2018年夏天,洪洞縣政府制定出臺了旅游獎勵辦法。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具備合法資質的旅行社和旅游客運公司為獎勵對象。包括獎勵項目、條件和標準。對旅游包機、旅游專列、旅游大巴,組團社年累計獎勵,進一步優化了獎勵申報、審核及監管等環節,這在臨汾市尚屬首家。
臨汾市文旅局工作人員表示,本《辦法》的實施,把旅游景區、飯店、星級酒店、鄉村旅游、旅游產品開發、城市環境等捆綁在一起,實現縱橫深度聯動,進一步加快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縣步伐,把洪洞打造成華人老家的旅游目的地。
陽城縣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全域旅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并配套建立目標責任分解和考核體系,為創建工作提供黨政統籌、部門聯動的最強保障。從2015年起,該縣連續三年發布以“旅游”為主題的“縣委一號文件”,形成了具有陽城特色的全域旅游政策保障網。
接受省考:對照辦法逐一考核
要想取得最終的勝利,必須“優中選優”,于是,一場嚴肅嚴格的自我驗收先開始了。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關于《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認定和管理實施辦法(試行)》的規定和要求,為扎實開展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認定工作,省文旅廳印發了《山西省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初審驗收實施方案》,并聘請第三方機構參與我省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初審驗收工作,對全省16個申報創建單位進行初審驗收。
參加首批驗收認定的示范區單位,要求要在文旅融合創新示范、旅游扶貧富民創新示范、景城共建共享創新示范、景區帶動創新示范、生態依托創新示范、休閑度假創新示范、資源枯竭轉型創新示范、邊境開發開放創新示范等領域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對照相關標準,最終,我省推薦陽城縣、洪洞縣和平遙縣3個創建單位參加國家文旅部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首批驗收認定。與此同時,按照文旅部要求,對我省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推進情況進行摸底盤點,推薦右玉縣、壺關縣、芮城縣、交城縣、陽城縣、永濟市6個創建單位的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項目,申請國家文旅部旅發基金的支持。
此外,根據省領導在第五次旅發大會講話的精神,邀請省內專家學者召開“全域旅游山西模式”論證會,為全域旅游概念進行論證,科學、嚴謹、全面充實完善內容,形成山西模式,強化頂層設計,推動我省旅游業發展。
迎來大考:3家單位全部通過
報送到國家文旅部的3家單位之后就面臨著最后的大考。但是,大考具體什么時候進行?怎么進行?“考官”是誰?答案并不明晰。
參與了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及驗收工作的省文旅廳工作人員遞給記者一份《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工作打分表》。
密密麻麻的打分表共有得分項:體制機制、政策保障、公共服務、供給體系、秩序與安全、資源與環境、品牌影響、創新示范八大項,每個大項之內又分為若干小項,滿分共計1200分。第九大項是扣分項,其中近三年發生重大旅游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的,近三年發生重大旅游投訴、旅游負面輿情、旅游市場失信等市場秩序問題的,近三年發生重大生態環境破壞事件的,旅游廁所不達標的。有此四種情況將被一票否決。
仔細查看這張表就會發現,除了常規的文檔資料檢查外,更多的考核是以“現場綜合檢查”的形式進行?!艾F場檢查的部分有很多工作都是暗訪。從文旅廳到各市文旅局,再到創建單位,沒有人知道檢查人員是誰,更不知道這些人員選擇哪種交通方式抵達被考核地,入住當地哪家酒店或民宿,進入哪家商場或景區,在什么地方就餐……而這些內容都是1200分當中的項目。哪一項做得不好都會失分。”文旅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迎接“大考”,3家單位必須真正全面落實“全域旅游”的內涵,動員當地所有單位、商家、群眾參與到創建工作中來,人人都是導游員,人人都是推介員,文明禮貌、誠信待客。
上下共同的努力,換來了喜人的成績。最終,3家報送單位全部順利通過整套嚴苛的考核程序。
未來可期:山西潛力無限
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業,也不會有躺著就能保持的成績。今天榮升為全域旅游示范區單位,意味著明天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創造更多的價值。
國家文旅部明確要求:被認定為示范區的單位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斷深化改革,加快創新驅動,持續推進全域旅游向縱深發展。并且對示范區單位將實施“有進有出”的管理機制,適時開展示范區復核工作。
“這意味著不合格將隨時被淘汰。”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山西省旅游景區質量評定委員會副主任邵琦表示,從嚴苛的考核驗收制度,再到嚴格的動態管理,都足以說明“示范區”這塊招牌的含金量很高,那么,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對于山西經濟發展究竟有什么意義和作用呢?
邵琦認為,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發展全域旅游,是順應旅游發展趨勢、解決旅游發展難題、開拓我省旅游發展新局面的迫切需要,它可以為我省具備發展全域旅游基礎的縣市提供一種新的發展理念和模式,起到強烈的示范帶動功能。
而且,它是推動旅游業與經濟社會協同大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促進我省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我省是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以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發展全域旅游為牽引,可以為我省資源型經濟轉型提供一種新的模式、路徑。也是推動我省由文旅資源大省成為文化旅游強省,在全國旅游格局中凸顯山西地位,跟上全國潮流、邁向全國第一方陣的迫切需要。
“今時今日,山西拿到了這塊金字招牌,就應該利用好,以此為契機,大力發展山西旅游業。成績代表過去,是終點更是起點,未來,山西旅游業潛力巨大,但前進拼搏的征程上,仍需上下同心齊努力。”邵琦說道。
預測明天:誰會成為山西下一批示范區
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驗收、認定和管理,有一套嚴格的認定程序和打分標準。
經國家文旅部批準的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一般要創建準備、申請驗收、省級初審驗收、國家級抽查驗收、公示、正式公布等程序,只有所有的環節一一通過,才有可能被認定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很幸運,今年我省報送的晉城市陽城縣、臨汾市洪洞縣、晉中市平遙縣共3個縣全部通過了國家文旅部的認定,并公布為全國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成為全國驗收認定通過率為100%的13個省區市之一,可歌可泣,非常不容易。
從首批通過驗收的全國71家國家旅游示范區單位的情況分析來看,基本上每家單位都在創建方式、創建路徑、創建成果上各具特色,并且為更多示范區創建單位創新發展提供了諸多有價值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比如,我省的陽城縣就是在資源轉型創新發展方面有亮點,洪洞縣則是在文旅融合創新發展方面有經驗,而平遙縣又在積極探索景城共建之路。總之,全域旅游示范區重在示范,貴在創新,能夠通過大量探索實踐,為其他同類地區提供借鑒意義。
“要說下一批誰家可能通過全域旅游示范區的驗收?我覺得作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的屬地政府對于發展全域旅游高度重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力度大、公共服務體系健全、擁有高質量等級景區數量多、融合發展業態豐富、全域旅游發展創新示范效果明顯、旅游市場秩序與安全形勢良好、品牌影響力大、全域旅游資源和環境俱佳的縣、市均有可能。”邵琦預測,像長治市的壺關縣、晉城市的澤州縣、運城市的永濟市、芮城縣等市縣均具有這樣的可能,關鍵是創建單位要持續發力,圍繞創建要求,逐項對照,真抓實干、穩步前行。
山西晚報記者 趙麗娜